皮肤病科普
长过带状疱疹的患者通常都深知,这种皮肤疾病一大特点就是“疼痛”。尤其是当疱疹消退后,切莫急于庆幸解脱,因为可能会陷入另一场更为持久的折磨—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。这种被形容为“刀割样、针刺样、电击样”的剧痛感会充斥患者接下来的每一天,无论是夜晚睡眠还是白天活动,都能让人的神经持续紧张。因为你无法预知哪一个微小动作会引发刺痛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。
根据研究数据显示,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3.9~42.0/10万,有9%~34%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展为PHN。据悉,在我国城市医院皮肤科、神经科和疼痛科就诊的≥40岁患者中,带状疱疹的总体患病率为7.7%,PHN的总体患病率为2.3%,且两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。其中,超过70%的带状疱疹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,特别是体质较弱、年龄较大的患者,更易遭受疼痛困扰,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。
带状疱疹,又称“缠腰火龙”或“蛇盘疮”,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疾病。由于其特殊的症状和病程特点,它几乎可以被视作一种半神经科疾病。但在临床实践中,皮肤科诊治带状疱疹的案例并不少见,其中老年人居多。这种疾病跟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,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(例如年老、过度劳累、精神压力过大、患有肿瘤等情况),潜伏的病毒会重新激活,并沿着感觉神经纤维迅速蔓延,随后抵达所支配的皮肤区域,引发红斑、水疱等典型皮疹。
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实际上是由于病毒攻击神经节后留下的后遗症。尽管皮疹愈合后,皮肤表皮细胞能够完成再生,但受损的神经修复过程却极为缓慢,甚至可能无法完全恢复,因此少数患者可能会长期遭受神经痛的困扰。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发病初期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,导致病毒在神经节中肆虐,造成严重损伤,从而增加了修复的难度。因此,在发病初期,务必尽早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治疗,以快速恢复并缓解神经疼痛。
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专家刘景卫主任,在皮肤病诊疗领域积累了20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。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,他提出了以下五点方案:
1. 耳穴对应点放血;
2. 耳针经络疏通;
3. 体表痛点信息感应;
4. 滚针或微针疏通络脉;
5. 氦氖激光局部免疫调节。